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鞋拔子教育

筆者:王景新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王景新先生,榮民子弟,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,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散文類銀像獎,現任報社記者。 每回旅行,總會在行李整理妥當以後,把老父贈我的鞋拔子在最後關頭裝入背包中。這支藍色鞋拔子長約十公分,塑膠製品,我都稱呼它為「小藍」,老父約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使用。 記得讀國小時,每回穿鞋,為圖方便,常直接把腳ㄚ子套入鞋子,甚至踩著鞋後沿,就跑跳出門。 「你這樣很容易把鞋子穿壞。」老父見狀,教我使用鞋拔子穿鞋。他說,把鞋拔子直立放入鞋後跟,腳踝順勢而下,就可穿好鞋子,以免用手拉扯鞋後緣造成變形,也避免踩壞鞋子。老父王瑞林歷經無鞋可穿的戰亂時代,非常珍惜每雙鞋子,他穿皮鞋,穿好襪子,把腳背穿進鞋裡,立鞋拔子於鞋後跟,腳踝便四平八穩地落入鞋子裡面,再打個漂亮的蝴蝶結,真紳士也。 老父的運動鞋、拖鞋及皮鞋儘管「老」了,卻因時常保養,看來不髒也不舊。在耳濡目染之下,我也養成脫下鞋,即開始保養鞋子的習慣。 後來我買了一支約二十五公分長的木製鞋拔子,放在家中穿鞋;樣子已斑駁的「小藍」,就放在背包,陪我出外時使用。遺憾的是,今春在曼谷旅遊,飯店清潔人員整理房間時,把我放在玄關的鞋拔子清理掉了;遺失了「小藍」,雖讓我悵然不已,但老父對我的「鞋拔子教育」,卻是永不褪色的智慧。(點閱次數:447)